數字人民幣將構建數字經濟新格局
數字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的數字化形態。相較于實物人民幣,數字人民幣的成本更低、支付效率更高、應用場景更廣、安全性更高。目前,我國已在多個城市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過808.51萬個,累計開立個人錢包2.61億個,交易金額875.65億元。這些數據說明數字人民幣的發展已初具規模。為什么我國在擁有發達的移動支付體系后還要大力發展數字人民幣?它的出現又將如何助推數字經濟發展?本文對此談幾點淺顯認識。因為依托區塊鏈技術而體現出的完全去中心化、能夠全世界流通等特性,使得加密數字貨幣在全球范圍內快速興起。不過,加密數字貨幣也給國際貨幣體系、支付清算體系等帶來諸多風險和挑戰。比如,由于其能夠完全匿名化,容易成為不法分子進行洗錢等非法經濟活動的支付工具,而且市場中存在大量炒幣的投機者,造成加密數字貨幣價格波動較大。因此,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等部門于2021年9月15日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強調虛擬貨幣不具有與法定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作為貨幣在市場中流通。當人們越來越無法忽視加密數字貨幣流通所帶來的弊端時,國際社會迫切需要研發出一類貨幣,既能夠融合加密數字貨幣的優勢又抑制其弊端,價格波動小可履行價值尺度功能,交易效率高可履行流通職能。這一需求催生了數字人民幣的研發。數字人民幣也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需要。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讓數字經濟成為大勢所趨。數據顯示,2020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我國GDP的比重達到了7.8%;我國發展數字經濟所需的信息基礎設施完備,具備全球規模最大的移動通信網絡,光纖用戶占比超過94%,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達到108%,IPv6活躍用戶數達到4.6億。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1)》顯示,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占GDP比重為38.6%,同比名義增長9.7%,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這些成效肯定了發展數字經濟的道路正確性,也堅定了我國發展數字經濟的決心。數字經濟的發展推動了諸多數字場景的涌現,例如線上購物、數字政府、網上辦公等。在這些場景下,現金交易不再適用,我們需要更高效的支付模式,這意味著數字經濟發展需要建設與之相適應的新型零售支付基礎設施。數字人民幣作為由央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在保障高效便捷的支付體驗的同時,相比第三方支付更為穩定安全、適用范圍也更廣,是搭建支付基礎設施的最優解。事實上,數字經濟的發展為數字人民幣提供了應用場景,反過來數字人民幣也助推了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國務院于2021年12月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指出,我國的數字經濟發展進入了新階段,要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隨著社會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推進,數據正在成為社會生產力的新型組成部分。而數字人民幣的推廣能夠釋放更多數據資源,創造更大生產力,是數字經濟高質量健康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核心要素。目前,我國數字經濟生態已初步成型,從購物到社交,數字支付覆蓋了公眾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這些資源基本掌握在部分大型科技公司手中。這些公司利用支付壁壘形成了一個貨幣和商品只能在自身平臺范圍內交易的“領地”,在此基礎上,這些公司把持了交易所產生的數據資源,也壟斷了對這部分數字資源再加工所產生的收益。同時,平臺之間的割裂和封閉阻礙了經濟活力的釋放與更多數據資源的生成,使得不同平臺間的數據無法發揮出更大價值。而數字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在任何商業場景和買賣交易中都必須被接受,它的出現打破了大型科技公司的支付壁壘,提升了現有的數據資源市場化配置程度。同時,將原來由不同主體掌握的數據信息整合到央行手中,并有可能以此為基礎形成以央行為核心的公共數據平臺,推動數據資源的共融共通,讓各個市場主體都有機會參與數據價值鏈的建設。數字人民幣的出現必然會扭轉目前因為大型科技公司壟斷所造成的數據量決定收益的局面,企業的競爭賽道也將由爭奪數據資源轉變為利用數據資源,最大程度地激發出市場活力,推動市場提供最符合用戶需求的商業場景,加速技術創新、實現數據價值的最大化挖掘。因此,推廣數字人民幣的使用將成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和加速器。一是重構開放健康的數字生態。除了能夠激發市場創新活力外,數字人民幣也將瓦解相互割裂、封閉化的數字生態系統,重構開放健康的數字新生態。從對私場景來看,雖然國內大型科技企業已經完成對數字生態的早期開拓,實現了個人在日常生活不同消費場景中的支付數字化,但實際上,消費者購買數字商品或進行線上消費只能分別在各大平臺內部進行。而數字人民幣的出現為公眾提供了一個適用于所有商業場景支付的綜合支付工具,能夠終止目前對私場景由部分大型科技公司人為割裂的局面,為實現數據資產在全社會范圍的價值流通提供必要的前提條件。從對公場景來看,為保障相關民生數據的安全和穩定,企業和政府部門的資金流通需要依靠銀行賬戶體系,其內部資金運轉及支付結算過程的數字化也難以由企業單獨完成。而數字人民幣有國家信用背書,由央行擔保發行,能夠在對公場景下無障礙流通,打通各經濟部門間的信息鏈,實現對公支付場景的數字化。在此基礎上,企業、政府之間的經濟活動也將成為社會數據資源的一部分,與對私支付場景所產生的數據相結合,實現數據交互價值的爆發式增長,進一步提升數字經濟背景下的社會生產力。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我國數字生態將從目前由大型科技企業構建的各自閉環的割裂模式,向未來的由政府與企業雙輪驅動的新模式轉型。二是助推數字經濟平穩健康運行。數字人民幣具備可控匿名特征,是因為數字人民幣采取了“小額匿名、大額可溯”的設計,交易信息由央行掌握。這樣的特性可以幫助央行追溯資金的流向,有效防范洗錢、逃稅、恐怖融資等違法行為,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健康的運營環境。隨著數字人民幣的推廣使用,對公、對私支付場景實現一體化,央行可根據交易數據動態、全面、系統地了解宏觀經濟運行狀況,有效制定、實施貨幣政策,助力經濟的平穩運行,對數字經濟時代的社會治理具有重大意義。另外,公共部門可以對涉及個人隱私與公共安全的數據進行更為嚴格的傳輸規范管理和保護,打造更為安全可靠的數字生態。三是搶占全球數字經濟競爭賽道。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調查數據顯示,2021年12月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占比僅為2.70%。顯然,人民幣作為國際支付結算貨幣的比重與目前我國的經濟體量是不相匹配的。數字人民幣的推廣將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升我國主權貨幣地位,幫助中國在全球數字經濟支付競爭賽道上站穩腳跟。長期以來,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中占據絕對優勢地位,美國控制了國際支付清算的主要通道,尤其是紐約清算所銀行同業支付系統(CHIPS)和SWIFT國際結算系統。作為全球最主要的美元支付系統,CHIPS承擔了95%以上的銀行同業美元支付清算。SWIFT國際結算系統是目前國際上最主要的資金流動信息傳輸系統,為全球金融機構提供支付結算信息傳輸服務。CHIPS與SWIFT國際結算系統一起構成了以美元為核心的金融領域基礎設施,成為美國實施金融制裁的主要工具。SWIFT國際結算系統是公認的制裁手段中的“金融核彈”,例如,在此次俄烏爭端中,美國為制裁俄羅斯,宣布將俄羅斯幾家主要銀行從SWIFT國際結算系統中剔除時,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匯率瞬間大跌28%。而數字經濟的迅速崛起,為打破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提供了機遇。數字貨幣作為數字經濟時代最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無疑將成為未來貨幣市場競爭的核心所在。各國央行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主權數字貨幣研發,我國也很早就認識到只有率先掌握數字技術關鍵領域知識產權,積極獲取法定數字貨幣的主導權和話語權,才有可能在未來的全球數字經濟競爭中占得先機。目前,我國移動支付用戶的數量、交易規模、滲透率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在這樣的“土壤”上,我國互聯網企業與數字平臺發展趨勢良好,甚至隨著國人出國消費等跨境經濟活動的增加,我國數字支付平臺的影響力已擴展至全球,這將成為數字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推動力。預計未來我國將依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框架,加快推動以數字人民幣為主的跨境支付結算體系建設。在數字人民幣的驅動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必將加快推進。總之,數字經濟的核心是數據的開發和利用,數字人民幣利用自身優勢,整合不同主體掌握的數據信息,打破大型科技公司對數據的壟斷,實現對私對公全場景開發利用,從根本上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為數字經濟的健康運營提供一個安全開放的生態環境,并將為我國搶占全球數字經濟發展高地提供重要助力??梢哉f,數字貨幣是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動機和數字社會的助推器。長遠來看,數字人民幣將推動整個金融基礎設施的重構升級,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